北京师范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,同时注重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,以“抓两头促中间”的科学发展机制促进水沙科学的原始创新。实验室主要开展三个方向的科学研究:
①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可持续利用,旨在为缓解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对策;
②生态需水理论及应用,旨在为我国生态系统需水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;
③水沙两相体系中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,旨在解决我国复合型水沙环境污染问题。
近5年来,实验室围绕上述方向,开展系列研究,并在其中两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“湿地生态需水整合模型,优化配置与生态调度技术”、“高含沙河流中泥沙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研究”等代表性成果。
杨志峰等获得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,易雨君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自然科学奖)二等奖,杨晓华获得水利部大禹奖二等奖等。
本年度夏星辉教授获得长江学者、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,易雨君获得青年长江学者,刘强、冯成洪获得北京市青年科技人才。
实验室主要成员夏星辉教授、杨志峰院士等完成的代表性成果“流域水沙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”,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。实验室主任杨志峰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夏星辉教授评为北京市领军人物。
申请和授权13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:(仅列举几项)
1、一种含有多反应单元的电催化氧化反应装置,牛军峰,商恩香,侯立安,徐泽升,王冲,李阳。
2、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电絮凝反应装置,牛军峰,陈志芳,林辉,李阳,商恩香
3、一种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模拟装置,邵冬冬、周薇薇、杨薇、孙涛
2017年,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科研、教学、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。实验室固定成员共发表了论文68篇,其中SCI文章36篇,EI文章10篇,会议文章10篇,中文12篇。